搜索

天文學家在超過25000光年外的銀河係中心發現一顆巨大的“閃爍”恒星VVV

发表于 2025-11-02 18:48:44 来源:中國蘭壽網
天文學家在超過25000光年外的銀河係中心發現一顆巨大的“閃爍”恒星VVV-WIT-08
天文學家在超過25000光年外的銀河係中心發現一顆巨大的“閃爍”恒星VVV-WIT-08
天文學家在超過25000光年外的銀河係中心發現一顆巨大的“閃爍”恒星VVV-WIT-08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cnBeta:外媒報道,2012年,一顆約25000光年遠的巨大恒星向地球眨眼,我們有點困惑地回頭看。天文學家使用智利的VISTA望遠鏡觀察到這顆恒星亮度急劇下降,然後在約200天的時間內再次變亮。團隊有一種預感,那就是一個圍繞這顆巨星運行的大天體短暫地遮擋了我們對它的視線,但這個天體的性質還不確定。他們將這一事件命名為VVV-WIT-08。
愛丁堡大學的天文學家、這項新研究的合著者Sergey Koposov表示:“我們剛剛觀察到一個黑暗的、巨大的、細長的天體從我們和這顆遙遠的恒星之間經過,這太令人驚訝了,我們隻能推測它的起源。”
這項發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的研究提出了幾種可能性,但這種變暗似乎不是由於這顆恒星本身的固有特征--它一定是一個受引力約束的伴星。
這一事件是在Via Lactea調查的VISTA變量(VVV)中發現的。
以前已經發現過許多WIT(全稱What is this,代表了天文學家不清楚的東西)天體,其中有一些解釋:劇烈的類星體、恒星碰撞和新星。團隊稱這幾乎肯定是一個掩星事件。
他們考慮了許多不同的天體,排除了宇宙中偶然有天體從恒星前麵經過的可能性。白矮星和中子星周圍的巨大碎片盤也不太可能是導致掩星的原因,不過研究小組稱,一個由灰塵、混亂的氣體和黑洞周圍的碎片組成的雲--一個“黑洞回退盤”--可能是罪魁禍首。
研究小組還確定了另外兩個候選事件,VVV-WIT-10和VVV-WIT-11,這表明可能還有更多的“眨眼巨人”需要被發現和描述。
相關報道:天文學家在銀河係中心附近發現一顆奇怪的“閃爍巨星”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cnBeta:外媒報道,天文學家在超過25000光年外的銀河係中心發現了一顆巨大的“閃爍”恒星。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觀察到這顆名為VVV-WIT-08的恒星亮度隻有原來的1/30,以至於它幾乎從天空中消失了。雖然許多恒星因為脈動或被雙星係統中的另一顆恒星遮擋而改變了亮度,但一顆恒星在幾個月的時間裏變得越來越暗,然後又變得越來越亮,這是異常罕見的。
研究人員認為,VVV-WIT-08可能屬於一類新的 “閃爍巨星”雙星係統,其中一顆巨星--比太陽大100倍--每隔幾十年就會被一顆尚未看到的軌道上的伴星遮擋。這個伴星,可能是另一顆恒星或行星,被一個不透明的圓盤所包圍,該圓盤覆蓋了巨星,導致它在天空中消失和重新出現。這項研究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
這一發現由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的Leigh Smith博士領導,與愛丁堡大學、赫特福德大學、波蘭華沙大學和智利安德烈斯·貝洛大學的科學家合作。
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研究合著者Sergey Koposov博士說:“令人驚訝的是,我們剛剛觀察到一個黑暗的、巨大的、拉長的天體從我們和遙遠的恒星之間經過,我們隻能猜測它的起源是什麽。”
由於這顆恒星位於銀河係的一個密集區域,研究人員考慮到一些未知的黑暗天體是否可能隻是偶然地漂移到這顆巨大的恒星前麵。然而,模擬結果顯示,必須有大量的黑暗天體漂浮在銀河係周圍,這種情況才可能發生。
研究人員此前已經知道另一個類似的恒星係統。巨星Epsilon Aurigae每隔27年就會被一個巨大的塵埃盤部分掩蓋,但隻變暗50%左右。第二個例子是幾年前發現的TYC 2505-672-1,它保持著目前軌道周期最長的星蝕雙星係統的記錄--69年--VVV-WIT-08目前是這個記錄的競爭者。
除了VVV-WIT-08之外,這個位於英國的團隊還發現了另外兩顆這種奇特的巨星,這表明這些可能是天文學家要研究的一類新的 "閃爍巨星"。
VVV-WIT-08是由VISTA銀河係變星巡天項目(VISTA Variables in the Via Lactea ,簡稱VVV)發現的,這個項目使用英國在智利建造的VISTA望遠鏡,由歐洲南方天文台運營,近十年來一直在觀測同樣的10億顆恒星,以尋找在光譜的紅外部分具有不同亮度的例子。
項目共同負責人、來自赫特福德大學的Philip Lucas教授說:“我們偶爾會發現不適合任何既定類別的變星,我們稱之為‘這是什麽’,或‘WIT’天體。我們真的不知道這些閃爍巨星是如何形成的。在計劃和收集數據這麽多年之後,看到VVV的這種發現,真是令人興奮。”
雖然VVV-WIT-08是利用VVV數據發現的,但這顆恒星的變暗也是由光學引力透鏡實驗(OGLE)觀察到的,這是一個由華沙大學運行的長期觀測活動。OGLE進行了更頻繁的觀測,但更接近於光譜的可見部分。這些頻繁的觀測是對VVV-WIT-08進行建模的關鍵,它們表明這顆巨星在可見光和紅外光下都變暗了相同的數量。
現在看來,大約六個這種類型的潛在已知恒星係統。Smith說:“肯定會有更多的恒星係統被發現,但是現在的挑戰是要弄清楚隱藏的伴星是什麽,以及它們是如何被圓盤包圍的,盡管它們的軌道離巨星如此遙遠。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學到一些關於這類係統如何演變的新知識。”
相關報道: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神秘的天體在銀河係中心附近“閃爍”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cnBeta:外媒BGR報道,當天文學家窺視作為我們家園的銀河係的深處時,他們可以看到很多東西正在發生,但是有一個光源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注意,他們正試圖了解它到底是什麽。它是一顆恒星......但它在“閃爍”。這個天體被稱為VVV-WIT-08,它可能屬於一個全新的巨型恒星類別,被稱為 “閃爍巨星”。
觀察這顆恒星並不容易,因為它大約在2,000光年之外,位於地球和銀河係中心之間。銀河係的中心,就像大多數星係一樣,密密麻麻地布滿了恒星,所以發現個別恒星並觀察它們的行為是很有挑戰性的。就VVV-WIT-08而言,由於這顆恒星有一個極其奇怪的習慣,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變得越來越暗,然後又恢複到全亮度,因此天文學家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來觀測它。
當天文學家尋找係外行星時,他們借助的主要工具之一就是使用高倍望遠鏡來觀察遙遠恒星的亮度變化。如果一顆恒星在短時間內略微變暗,然後再次變亮,這就是一個好的跡象,說明有一顆行星在圍繞它運行。當那顆行星從恒星和地球之間經過時,我們看不到行星本身,但我們可以看到亮度的降低,這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在它前麵經過的天體的情況。
研究人員認為,VVV-WIT-08也被一些阻擋其光線的東西所環繞,但他們完全不知道那是什麽。這顆恒星本身是巨大的,大約比我們的太陽大100倍,它每隔幾十年就會“閃爍”一次。而當這顆恒星在天空中變得越來越暗的時候,就是一個戲劇性的變化。圍繞這顆恒星運行的東西幾乎阻擋了它所有的光線,這意味著它一定是巨大的。這是一個巨大的謎團,甚至連這顆星的名字都暗示了天文學家無法解釋這一事實。
該項目共同負責人 Philip Lucas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偶爾會發現不適合任何既定類別的變星,我們稱之為‘這是什麽’或者‘WIT’天體。我們真的不知道這些閃爍巨星是如何形成的。在計劃和收集數據這麽多年之後,看到VVV的這種發現,真是令人興奮。”
尋找類似恒星係統的工作已經開始。科學家們能夠發現的這些 "閃爍巨星 "的例子越多,就越有機會能夠解釋為什麽它們看起來是那樣的。
随机为您推荐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天文學家在超過25000光年外的銀河係中心發現一顆巨大的“閃爍”恒星VVV,中國蘭壽網   sitemap

回顶部